全国畜牧业概况br
- 发布时间:2024-11-05 05:30:23
- 作者:行业动态
- 发布时间:2024-11-05 05:30:23
- 作者:行业动态
2003年,尽管受非典疫情冲击、自然灾害以及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坏因影响,中国畜牧业仍保持了的快速发展。各级畜牧饲料部门认真贯彻行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发展不动摇,抓住重点不放松,采取切实措施,狠抓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的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经受非典影响,仍实现最好效益2003年中国畜牧业一季度开局良好,二季度受“非典”和畜产品出口受阻等坏因影响,一度出现生产下滑,效益下降。“非典”过后,畜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年保持了稳定发展势头。据统计,全国肉类总产6932.9万吨,同比增长5.3%,禽蛋2606.7万吨,同比增长5.8%,奶类1848.6万吨,同比增长32.0%。生猪产品价格在前5个月持续下降后快速上涨,仔猪、活猪、猪肉全年平均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5.4%、8.4%、5.7%,上着的幅度大于玉米价格涨幅,使猪粮比价回升2.7%,养猪效益显著提升,是近三年来最好的,农户饲养1头猪获利约80-120元。牛羊肉价格持续保持上涨的趋势,牛羊肉全年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0%和1.3%,饲养一头育肥牛获利500元以上,一只肉羊80元左右。奶牛强劲发展势头不减,价格持续攀升,养一头年产5吨以上的奶牛,按每公斤1.8-1.9元计算,出售的收益在9000元以上,扣除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获利超过3000元。养禽业由于上年价格偏高且受非典影响较大,全年价格同比下降,但下半年效益有所回升。全年看,畜牧业效益良好,畜牧业产值9538.8亿元,同比增长7.3%,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80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0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3.8%。其中出售牧业产品收入312.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2元,增长4.8%。
较高的效益推动畜牧业发展热潮持续升温各地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纷纷制定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黑龙江和新疆提出了种植业与畜牧业要主辅转变,建设畜牧大省区的奋斗目标。吉林提出实施以粮换肉工程,建设畜牧大产业。辽宁提出实施畜牧业倍增计划,实现畜牧业跨越式发展。云南提出要把畜牧业做强做大,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山东、江西、安徽等省政府多次召开畜牧业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畜牧业发展的有关问题。畜牧业慢慢的变成了农村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亮点和热点。
畜牧业布局和生产方式出现新的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的需要,畜牧行业正发生多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具体体现为:
畜产品生产格局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畜牧业生产由饲养成本比较高的地区向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一种是由城市近郊向远郊农村转移;另一种是跨省区转移。如北京、上海和南方部分省市,已计划逐年减少畜禽饲养数量,陆续将肉、蛋、奶生产基地迁到周边省或北方产粮大省,上海今年已将部分奶牛转移到浙江、江苏两省饲养。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走向成熟多元化投资促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各地通过政策、环境和服务的改善,广泛吸引民间、工商和域外资本参与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大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应运而生。双汇、雨润、光明、蒙牛、伊利等大规模的公司也在全国10多个省市投资新建分厂。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渐完备。各地积极探索以利益为纽带的运行机制,通过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对接,大幅度的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非典”期间,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能够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兑现产销合同,让利于民。各级畜牧部门转变工作方式,积极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提供技术服务,既保证了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原料供应和质量,又促进了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了养殖和加工的“双赢”。
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步伐加快农区标准化养殖小区蒸蒸日上,2003年,全国新建各类畜牧生产小区达2万多个,加速了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的步伐。牧区积极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实行舍饲圈养,减轻了草原放牧压力,加速了草原植被恢复,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提高了科学养畜水平。
优势产业带建设和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根据《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和《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各级畜牧部门以良种和适用技术推广为突破口,以实施两个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为重点,推动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优势区域倾斜。在规划的优势区域内,加大了对奶牛良种场改扩建和肉牛肉羊良种工程的国家扶持力度。各地依照国家确定的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和生产实际与资源特点,纷纷制定本地的优势畜产品发展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加大对优势区域的扶持力度。二是组织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在北京等10个省(区、市)继续实施“万枚高产奶牛胚胎移植富民工程”,选择遗传品质优良的种用奶牛,生产1万枚高产奶牛胚胎,繁育高产奶牛2500-3000头,使农民直接增收4000余万元。三是在奶业优势区域内积极开展奶牛良种评判标准和登记管理工作试点,以此促进优势区域内奶牛的品种改良,提高单产。
动物防疫工作不断强化从非典防治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是2003年动物防疫工作的一个特色。各地纷纷加大防疫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一是组织实施春季防疫和秋冬防疫两次大规模行动,切实采取免疫、扑杀、消毒、检疫等技术措施,使重大动物疫病得到一定效果控制。同时,加强对奶牛结核病、狂犬病、血吸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和对疯牛病等外来动物疫病的防范。二是巩固和强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组织完成了对6省5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项目的验收,并进一步按国际标准完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力争早日建成国际认可的无疫区。三是落实动物防疫工作政府责任制。按照国务院要求,进一步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各自的职责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些地方已经对动物防疫工作不力的责任人予以追究。
畜产品安全工作继续深入2003年继续从生产资料质量、兽药残留和违禁物监控等方面狠抓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加强饲料和兽药等生产资料的质量管理。制定并实施全国饲料和兽药监测计划,发布了畜牧业国家和行业相关质量和检测的新方法标准65项。组织了2次饲料企业安全生产联检和4次质量监督抽查,共检查企业1260家,检测饲料和动物饮用水样品2181批次并依据检查和检测结果,依法吊销、注销162家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企业的生产许可证,有效地维护了饲料生产秩序。同时制定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完成了近60家兽药生产企业(车间)GMP检查验收工作。饲料、兽药生产环节管理上的水准和产品质量都进一步提高。
第二,是开展兽药残留监控和“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发布了12种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新方法标准,组织检测动物性产品兽药残留样品17116批次,并有明确的目的性地组织实施了蜂产品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计划。对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行为继续实施严厉打击。组织对15个省份实施了17次拉网式检测,共抽检生猪尿样7875批次,对少数违规养猪场(户)进行严肃查处。经过全年的努力,饲料产品合格率达92.7%,兽药产品质量合格率达%,饲料和生猪尿样中“瘦肉精”检出率分别为0.07%和0.79%,分别比上年下降0.07和1.55个百分点。
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全面展开2003年农业部召开的全国草原工作会议,总结了草原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草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草原工作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草原工作的战略重点已经由经济目标为主,转到生态、经济目标并重,生态优先上来。这一战略重点的调整,是草原工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国草原工作会议的推动下,各项草原保护和建设工作进展加快。一是继续组织较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建设,实施退牧还草、牧草种子基地和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等项目,加强对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支持。二是加强《草原法》执法工作。开展《草原法》贯彻专题宣传活动,宣传普及修改后的《草原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依法保护草原的意识。草原监理工作进一步走上正轨,全年查处破坏草原的违法案件X起,破坏草原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得到遏制。三是积极开展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试点工作。主要草原牧区积极推行禁牧休牧,一些地区以政府名义发布了禁牧令。内蒙古实行草畜平衡的草原面积近2亿亩,锡林郭勒盟所有牧户都签订了草畜平衡责任书。同时还组织草原轮牧禁牧休牧舍饲养畜技术交流,为草畜平衡试点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四是加强草原防火工作。各级草原防火机构严格执行防火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火情报告制度,及时对火灾特别是境外火进行动态监测,建立火灾预警机制,加强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2003年没形成重大草原火灾,草原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服务热线
关于爱体育游戏app登录 | 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APP | 全球供应链 | 合作伙伴 | 新闻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APP_爱游戏体育在线登录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京ICP备20210291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