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_农视网
- 发布时间:2025-03-10 17:54:33
- 作者:全球供应链
- 发布时间:2025-03-10 17:54:33
- 作者:全球供应链
东辽县树立农牧循环、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动能。
近年来,东辽县围绕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了东辽河流域水质安全。 为破解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东辽县结合养殖业发展实际,制定《东辽河流域畜禽粪污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全方面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开展粪污清理行动,重点对堆放在河边、路边、沟边、渠边、村屯内的畜禽粪污进行全部清理,努力实现人居环境改善、河道清洁。2024年,全县累计派出人力8000余次,动用各类机械设备2500台次,清理粪污3040吨。 开展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出台《东辽县畜禽污水池建设以奖代补方案》,要求全县生猪散养户、30头以上养殖户,设置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污水收集池,以建设黑膜污水池为主,按每立方米30元给予奖补,目前已有106户养殖户建成棚式黑膜污水池106座。 完善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利用畜禽粪污整县推进项目,在散养密集区设置村级集中收储点36个,布局有机肥厂4家,全县327个规模化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各乡镇以村屯为单位,视养殖量大小,设置1处或多处堆肥场所,将产生的畜禽粪污集中堆放,粪污发酵后就近还田利用或委托第三方转运。 加强养殖污染整治监管。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开展常态化巡查和监管,对发现的问题,责令养殖场户立整立改。工作人员深入乡村,发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宣传单3000余份,并通过养殖微信群进行广泛宣传,防止粪污乱堆乱放、偷排直排等问题发生。
近年来,东辽县根据当地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多措并举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推动全县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制定出台《东辽县新增万头以上肉牛饲养量实施方案》,积极地推进肉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肉牛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有两个肉牛养殖项目开工建设。培育5个肉牛养殖大乡镇、500头以上肉牛专业村50个,建设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小区)50个、千头以上牛场2个。 加大金融支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肉牛保险贷款力度。截至目前,6家商业银行为3635户肉牛养殖场(户)发放贷款35245.08万元,5家保险公司承保肉牛养殖场户1215户,保险肉牛60175头。 落实扶持政策。认真落实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制定《东辽县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兑付项目补贴资金50万元。严格落实相关奖励政策和项目资金,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能。 强化繁改工作。按照《东辽县优质肉牛冻精补贴项目实施方案》,遴选28个肉牛繁殖改良点,累计配发优质肉牛冻精27745剂,加快肉牛繁育改良步伐。 优化指导服务。为提高肉牛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能力,加强肉牛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选定7家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截至目前,累计举办肉牛培训班100期,使养殖户、新型经营主体系统掌握了肉牛繁殖改良、饲养管理、疫病防控、饲料开发、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实用技术,4900人次接受培训。
产业要发展,先要“问”市场。因此,东辽县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壮大蛋鸡产业,逐步形成以蛋品加工为主导产业,聚集蛋鸡养殖、鸡粪无害化处理、饲料加工、冷链物流的区域全循环现代食品产业链。 家禽养殖量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12月,全县家禽发展到1449万只,其中:家禽存栏637万只、出栏812万只。发展蛋鸡规模养殖场70个,禽蛋产量达到9.69万吨,其中,百万只蛋鸡养殖基地8个,设计存栏800万只。 “中国蛋谷”强势崛起。实施标准化养殖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29亿元,目前,项目一期工程杏山村20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已完成鸡舍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全县蛋鸡养殖量可大幅度攀升。“厚德食品”是蛋品深加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年可加工鲜蛋15万吨、蛋制食品5万吨,鲜蛋加工能力亚洲领先,蛋鸡养殖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 打造禽蛋品牌。先后注册商标17件,制订企业标准25件,其中“金翼”商标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金翼”牌蛋粉系列新产品被评为吉林省名牌产品。蛋品销售涵盖团餐、餐饮、便利店、工业、生物制品等行业,为伊利、双汇等企业供应蛋粉、蛋液、卤蛋、鸡肉制品等原材料,产品还远销欧洲、韩国和日本。 产业崛起,声名远播、经过持续培育打造,“中国蛋产业看吉林,吉林蛋产业看东辽”的产业地位正在形成。现在,东辽县已成为享誉华夏的“中国蛋谷”。
产业兴则乡村旺。基于这一理念,东辽县立足区位资源优势,聚焦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目标,通过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一系列措施,引导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毛驴养殖产业,截至去年末,全县肉驴存栏达493头。 天上龙肉,人间驴肉。毛驴全身都是宝,驴皮能入药,驴肉口感好,驴奶则是天然营养食品,能加强人体免疫力。因此,东辽县把发展毛驴养殖作为“朝阳产业”扶持发展,制定了《东辽县毛驴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着力构建“1+2+5+N”养殖模式——1个国有公司示范引领、2个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5个集体养殖基地推广、N个农户实现全域养殖。 探索联农带农新模式。建立“532”技术上的支持机制,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认证,规范饲养、防疫、溯源技术,构建政企合作机制、校地合作机制,全力推进肉驴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云顶镇水缸村成立国有公司吉林省瑞牧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首期使用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3000万元,进行养殖基地建设、东辽黑驴品种保育、东辽黑驴品牌培育创建以及驴产品研究开发等工作,现存栏毛驴181头。 推进龙头基地建设。组织创立祥圆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溪德农牧业有限公司,作为示范带动龙头,目前已存栏毛驴26头;培育5个村集体养殖基地,作为肉驴养殖示范村,为每个村发放20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用于驴舍建设、购买幼驴和运营费用等支出。 着眼未来谋划发展。为了推动毛驴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行业有名的公司合作,建设毛驴涵养基地,持续扩大养殖规模;计划在安恕三产融合园区实施驴肉、驴奶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吉林农村报夏晓华 吴连祥)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服务热线
关于爱体育游戏app登录 | 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APP | 全球供应链 | 合作伙伴 | 新闻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APP_爱游戏体育在线登录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京ICP备20210291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