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2025省两会特别报道 两会法声 沁人心田 

详情

  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日标任务、给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代表委员们会有咋样的法治声音助力法治湖南建设,助推湖南高水平发展近上新台阶?让我们跟随本报派驻省两会现场的记者来听一听。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为防范金融风险,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多元化解涉金融领域矛盾纠纷的新模式。”1月15日,省人大代表,常德市武陵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一级法官熊娅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推广金融纠纷“调解+公证+执行”工作模式。

  熊娅以常德为例。2023年12月,在常德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常德市司法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常德监管分局牵头成立了“一站式”金融纠纷化解机构。该机构创新采用“调解+公证+执行”模式,组织金融机构和逾期借款人进行调解,达成借款展期协议,并对协议以公证方式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也就是说,如果借款人未按约履行,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来提升化解纠纷的时效。一年多来,该机构为常德法院诉前分流金融纠纷1074件。

  “首先是低成本、高效率。”熊娅介绍,“金融合同赋强公证属于公益性质,个案仅需1000元服务费,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借款人的诉讼负担。此外,该模式一般在15天内就能调解完成,相比于进入审判执行程序,金融机构能够更快实现债权,也能减轻法院的诉讼压力。”

  熊娅认为: “通过这一种方式调解,一方面金融机构降低了不良贷款率; 另一方面,为借款人还款争取了时间。 舒缓了对抗情绪,实现了各方共赢,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

  为此,熊娅建议,继续加强金融纠纷诉讼与调解、公证与执行的有效对接。在全省复制推广金融纠纷“调解+公证+执行”工作模式,拓展涉金融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新路径,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湖南法院执行联动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当前执行案件数量仍然居高不下,执行难问题依然是人民群众高度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1月14日,省人大代表、衡阳市奇石文化博物馆馆长刘炫伶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提出,要逐步创新执行机制,破解执行难题。

  刘炫伶曾经多次参与法院的执行活动,她对执行难问题深有感触:“人难找,物难查。”

  如何破解执行难问题?刘炫伶深入研究后建议,要扩大财产信息查询范围,推动建立法院与地方银行的合作机制,将更多财产信息纳入联动查控范围。比如,被执行人的社保、住房公积金、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平台的收入支出动态情况。

  此外,要完善被执行人信息获取机制。推动建立电信企业配合调取被执行人号码、注册地等信息的程序和系统,完善精准定位被执行人住所的新机制。还能够最终靠网络平台拓宽查找路径,如通过美团、快手、京东、抖音、顺丰等平台查找被执行人下落。

  对于恶意逃避执行的行为,刘炫伶建议,要建立公安、检察院、法院一体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配合协作,形成打击拒执罪的强大合力。

  同时,刘炫伶还提出,要加大对拒执罪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曝光、新闻发布会等形式,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信用意识。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剧增,滥用远光灯的不文明驾驶行为屡屡发生,给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带来威胁。

  “远光灯的照射强度会导致人眼瞬间致盲,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省人大代表、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队长龙兵是桃源县茶庵铺镇人,他2007年退伍后,于2009年买了一辆货车跑起了运输。

  “我和朋友们一致认为,部分新手司机驾驶技术不够成熟,未能熟练掌握远近光灯切换操作,导致在夜间行车时滥用远光灯。”龙兵说。一些车主甚至为提高夜间行车照明强度,对车辆原有灯具进行非法改装,使得灯光强度远超规范标准。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法规,更给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带来了隐患。

  针对这一现象,龙兵建议,有关部门应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加强治理。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驾驶意识;政府宣传部门和交管部门应联合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加大曝光力度,引导驾驶员合理使用车辆灯光;驾驶培训机构也应重视夜间驾驶培训课程,提高车辆灯光使用考核标准。

  与此同时,交管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不定期开展灯光整治专项行动,增加夜间巡查频次,重点查处违规使用灯光行为。对累计多次违规的车主,应增扣驾照分数,形成警示震慑。

  龙兵认为,机动车检验测试中心也应严格车辆审查,对超过国家亮度标准的灯具改装、加装车辆一律不予过审,并及时对接交管部门予以处罚,从源头杜绝违规使用远光灯行为。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既关乎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又与民众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更对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湖南作为全国畜禽养殖大省,在养殖规模逐步扩大、集约化程度持续提升的当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尤其在防治责任划定、监管能力建设、技术创新推动、政策扶持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作为第三方立法技术团队,湖南省政协委员、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敏纯参与了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起草和论证工作。她认为,构建一套上下贯通、执行高效的生态环境法律和法规体系,是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难题的关键。“要将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范体系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与发力点,致力于形成责任明确、重点突出、有机融合的畜禽污染防治工作新格局。”

  她建议完善地方立法,明确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及畜禽养殖场(户)的责任和义务,启动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立法程序。推动监管部门规范化建设,建立完整污染监测网络,严惩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格局。

  同时,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建设示范项目发挥引领作用。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公司参与,并拓宽融资渠道保障资产金额的投入,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创造良好条件。

  来源:湖南法治报讯(文/全媒体记者 罗霞 杜巧巧 曾雨田 摄/见习记者 余毓华 )

服务热线

010-87576181

关于爱体育游戏app登录     |    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APP     |    全球供应链     |    合作伙伴     |    新闻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邮箱:dfkc@toplier.cn

版权所有◎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APP_爱游戏体育在线登录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京ICP备2021029137号-1